全国叉车服务热线:
“我们的危机感还是很强烈的。”面对《中国汽车报》中国品牌巡礼采访团的提问,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马旭耀这样说道。8月18日一早,身着一身蓝色工作服,胸前戴着一枚党徽的马旭耀出现在记者前面。他虽然现在主抓法士特人才及质量管理工作,但在变速器研发技术方面也是一位专家。“近些年,我们的业绩很好,但也要坦诚面对与国际先进的技术水平的差距。”马旭耀说,“这个差距看起来也许不大,但要追赶起来,我们一定要付出成倍的努力,苦练内功对提升产品质量至关重要。”“今天晨会上,我们还在讨论售后、过程控制、供应商产品入厂检验三块内容的质量上的问题。”马旭耀说。今年以来,法士特从质量目标分解落实、质量成本管控、质量改进项目推进及质量体系运行薄弱环节提升等每个方面,确定了提升制造过程能力、加强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管理、强化4M变更管理、开展各类质量改进活动等各项重点工作。“法士特用工艺流程来保证质量,全面启动航空航天及国防组织AS9100D/EN9100:2016质量管理体系宣贯工作,不仅有助于企业理解国际标准,充分参与国际市场之间的竞争,与国际同行同频共振,而且对企业PDCA循环、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帮助员工提升自身质量管理上的水准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马旭耀强调。法士特年年都会列出“十大改进项目”,旧问题改好之后又寻找新的问题,通过这种方法不断对质量上的问题“削山头”。近年来,法士特不断进行智能化改造,新生产系统中的质量管理与过去有很大区别,智能、高效的监测系统按照对标模板来检验每一个零部件。“法士特对于质量这根弦一直绷得很紧,质量控制方面的最佳方法就是严格按照制度流程来执行。”马旭耀总结道,“马步扎稳、基本功做好,一切就顺理成章了。”“法士特已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人才建设体系,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生产工人分别建立了阶梯式人才教育培训机制和多渠道职业生涯发展通道,使每位员工都能获得稳定的发展和晋升机会。”马旭耀说,“同时,我们还建立和通过公开竞聘机制,让大批优秀人才走上科研领导岗位。”尊重劳动,重视发展,满足愿望,培养杰出人才,实现个人价值追求,这是法士特人才教育培训机制的魅力。法士特从始至终坚持“文化引才、岗位成才、发展造才”的人才理念,通过企业文化、坚持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培养机制,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所需的后备力量。法士特为科学技术研发人才“建平台”,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法士特汽车传动工程研究院为依托,量身定制管理、技术双晋升职业通道;为高端技能人才“铺路子”,建立管理岗位、技术岗位和工匠技师“三大职业发展通道”;为经营管理人才“搭梯子”,打造“精益管理专家建设工程”,推出“法士特大学堂”,进行全员职业教育培训,引入KPI考核机制,进行绩效考核。“企业的发展与员工个人成长实现了和谐统一。在法士特,人才不受学历、职位、年龄等外在因素的限制,只要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并作出突出贡献,就是企业所推崇的人才。”马旭耀表示。“企业文化就是魂,是发展的软实力,两个轮子必须同时驱动,而且要协调驱动。生产经营是一个轮子,企业文化是另外一个轮子。只有这样,企业才会沿着正确的轨道从一个高度走向另一个高度,走向未来的蓝海。”在接受《中国汽车报》中国品牌巡礼采访团的采访时,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陈兵首先引用了法士特党委书记、董事长严鉴铂常在企业内部培训时强调的这句线年来,法士特从未间断对企业文化的探索与升华。从渭水之畔的艰苦创业,到改革时期的引进提升,再到合资改制的巨大变革,法士特逐渐形成了“以人为本、科技兴企、管理创新、产品创优”的经营理念,“科技成就卓越、创新加速发展”的创新理念,“抓住任何商机、直面市场挑战”的市场理念,“尊重客户、超感动服务”的服务理念,“再认真一点点”的行为理念陈兵表示,这一系列核心理念赋予法士特人“为中国汽车工业强盛而竭尽所能”的神圣使命。“企业文化是无形的,却是每一位员工都可以感觉到的。有了这种感受,大家才能深入交流,伴随企业走得更远。”陈兵同时表示,企业文化也是有形的,因为文化建设就是从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发扬优良作风、积极“传帮带”等基础层面的工作做起。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企业和员工是统一的、一起发展的,员工的生命安全、生活水平、工作质量有保障,企业才能良性发展。“好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它会持续发展下去。”陈兵说,“产品、技术和管理方法短时间之内都能够得到,只有文化看不见、摸不着,学不去、也战胜不了。因此,文化是根,一个企业有根才能走得长远。”“文化建设无处不在,它体现在企业的战略规划中,展现在厂区的景观中,更出现在人才教育培训和质量管理体系中。”陈兵说。学习文化浓郁是法士特人才培训体系的核心。法士特建立了三级培训体系,一级是公司级,二级是部门级,三级是班组级。“我们年年都会做培训计划,把各级提出来的问题归类。一级培训解决面上的问题,二级培训解决线上的问题,三级培训解决点上的问题。”陈兵对记者说。法士特还成立了“曹晶技能大师工作室”,这是以公司员工“曹晶”名字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陈兵介绍称:“这里的课程更专,除了理论培训还有技术实践。现在,法士特的培训是常态化的,大批技术人才脱颖而出,多名技术工人在全省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勇创佳绩。”2010年开办的“法士特大学堂”因材施教,目前已卓有成效。据悉,法士特大学起初是以公司中高层为主,每月至少脱产培训一天,内容是基础性常识为主。从两年前开始,法士特大学堂以重点培训为主,参照MBA的课程教学体系设置,并聘请国内外高等院校的教授、学者、专家等来讲课。“现在,法士特大讲堂已经全面开放,凡是有志于个人技术能力提升的员工,都可以去旁听。”陈兵称。“有人问我,何时大学堂算办成功了?”陈兵说,“当全企业内部把教育培训处的领导不叫处长,叫校长的时候,当参与授课的各级领导、技术骨干都被职工叫成老师的时候,法士特大学堂就办成功了。”在法士特智能化生产车间,《中国汽车报》中国品牌巡礼采访团一行见到了法士特“智能生产系统”的缔造者与推广者、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靳奖利。谈及法士特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升级历程,他如数家珍,充满着骄傲与自豪。“2012年在提出建立智能化生产线的时候,争议很大,员工不支持,领导不理解,他们都以为这一个项目耗费人力物力,又耽误老生产线的正常运转。”靳奖利带领《中国汽车报》中国品牌巡礼采访团参观生产车间时说,“那时,我们没经验,设计反复修改、验证,问题还是反复出现,引起了大家的质疑,这东西到底靠不靠谱?”靳奖利和同事们顶住压力,历经半年的研究与调试,使法士特第一条智能化生产线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且效益突出、获得肯定。与别的企业外包或外购智能生产系统不同,法士特的智能化生产线是法士特人完全自己编程、制造出来的。为让机器人提高效率,研发团队自行设计导轨,成本从以前的每米数千元,降低到现在的几百元。“我们还在生产线上引入模块化的理念,实现了控制器、气动门等部件的标准化运作和生产线的灵活运用。”靳奖利补充说。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现在,法士特建立一条新智能生产线的周期已由之前的半年缩短到现在的15天。“法士特把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概念变成了现实。”前不久,陕西省工信厅一位领导在参观法士特之后评价道。法士特第一条智能生产线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后,线套;不仅生产效率提高40%,产品质量一致性也得到进一步保证。靳奖利说:“今年下半年,法士特计划再应用10条智能化生产线。”据介绍,法士特最新投入使用的自动装配悬臂线,将工业自动控制、通讯、智能机器人、定扭拧紧、信息控制、测试等多项技术结合应用,多工位实现自动化装配。一次装箱合格率提高3%,装配线%,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幅度的提高了产品装配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在参观时,《中国汽车报》中国品牌巡礼采访团成员还发现,技术工人在机器人旁边“玩”手机。据靳奖利介绍,这是生产实时管理系统,是法士特“两化”推进年的重要信息化管理项目。在自主设计、定制开发的基础上,运用手机APP等先进的技术,与公司生产实际相结合,推出了计划管理、生产的全部过程跟踪、质量管理、在制品管理、系统集成等功能模块,开启了法士特制造系统的“扫码时代”。“云端技术正在推进中,所有智能机器人和生产线数据都能轻松实现网络监控和管理,乃至在后台操作、调整机器人工况数据,甚至是跨厂之间的信息对比。”靳奖利表示。“这个配件库是我们下一步重点改进的地方。”靳奖利指着来来往往的运输叉车说道,“法士特几个工厂运输叉车,未来都将会被自动化传送系统替代。”据悉,2012年,法士特就提出了“精益物流”理念,并积极构建法士特精益物流管理体系,将精益物流的实施提升到企业战略发展高度。项目首先以宝鸡厂区6DS综合库房为精益物流推进试点,对精益物流的实施采用“建立试点,逐步推进”的方式推广至全公司,全方面推进法士特精益物流体系建设,逐步提升企业经营理念,形成法士特精益运营理念。在推行精益生产和精益物流的同时,采购仓储信息管理系统试点工作也随之展开。“仓储管理智能化是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好管家,将使我们配件运送工作效率提升40%~50%,同时极大的提升员工工作安全性,降低配送中的人员控制风险。”靳奖利说。法士特副总工程师、全国劳动模范孙峰:学习、奋进法士特的永动力1996年,我大学毕业,进入法士特的前身陕齿总厂宝鸡厂区,从车间工艺技术员开始做起。至今为止,我换过不同的岗位,但从没脱离过工艺和技术。我是法士特发展的亲历者与见证者,与它共同度过了从国内持续发展到向国际迈进的整一个完整的过程。2000年后,法士特开始与外资企业广泛合作。我认为,这是法士特“质”变的起点。当时,国内的竞争还处于低水平阶段,只有与跨国公司合作,才能知道先进的技术到底是啥样子。我当时参与了出口产品的试制,经历了法士特最早从事出口业务的艰难时期。硬是靠着技术人员加班延点地做试验,不断摸索,完成了国际客户要的出口产品。从那时起,法士特的出口市场打开了,有了做出口件的经验,让我们在产品研制、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水平得到提升,也让法士特在行业内持续保持领头羊。近些年,随着法士特产品的多元化,我们在客车和轻卡市场也开始发力。2006年,我到了宝鸡厂区,这里是法士特客车传动产品基地。法士特从原来没有客车产品的经验,对市场需求、产品匹配不了解,到后来实现了年产6万台客车变速器的目标,一路走来有无数法士特人对岗位的坚守和付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在法士特,每个人要争当初学者,都要经历一轮又一轮从零开始的学习过程。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一直在改进工艺,提升产品质量。20年,转眼即逝,法士特孕育、培养优秀技术人才,而这些人才也正在带动企业持续发展。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0 hth下载 www.szyijiale.com 版权所有
电话:0769-82678321传真:0769-87063598邮箱:[email protected] 网站地图